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移动办公已成为常态,而移动办公的设备无外乎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手机作为主要的通讯设备,作为移动办公使用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其屏幕偏小,局限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真正算得上移动办公的主力还得是平板和笔记本,但这两者在使用过程中都各有千秋,平板的触屏功能、便携性等都要优于笔记本电脑,但在系统操作方面,基于安卓的第三方系统还是无法和传统的Windows相比,鉴于此情况,华为就推出了将平板和笔记本优势互补的产品-华为Matebook E笔记本电脑,整体上,这款笔记本看上去是个平板的外形,但在配合键盘套使用时立刻秒变笔记本,不同于常见的平板+键盘套的产品,华为Matebook E预装的是Windows的操作系统,所以,是一款集合了平板和笔记本优势的移动办公利器。




▶外观

虽然电脑和平板二合一的产品并非华为首创,但此次的华为Matebook E利用华为自身技术的优势,让其外形更贴近平板,键盘套的使用更独立。考虑二合一电脑使用的特点,以及能快速上手的便捷性,华为Matebook E采用搭配键盘的套装形式在网上销售,所以,大家在入手前无需再购买键盘套,入手后即可快速上手,但如果你有手写笔和多接口的更多需求,则需要另行购买手写笔和拓展坞了。


华为Matebook E的外形与平板产品的非常相似,整体机身尺寸为286.5mm×184.7mm×7.99mm,金属中框,ABS材质背板,不含键盘套的裸机重量约709g,厚度和重量方面都要比同尺寸的平板产品略高一些,但毕竟华为Matebook E是笔记本产品,参数略高一点也无可厚非,其实厚度和重量方面要比常见的笔记本还要小一些,可以说是介于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参数指标。


对于二合一笔记本产品来说,屏幕的要求要比平本和笔记本电脑都会高一些,华为Matebook E在其机身正面搭载了一块12.6英寸OLED原色全面屏,超窄的四面边框设计让其屏占比达到了90%,16:10的屏幕比例,2560×1600的分辨率,240ppi的像素密度,这些基础参数都处于当下笔记本产品中的主流水平,除此之外,该屏幕的色域达到了P3级别的电影级广色域,色准值更是低于1,对比度高达100w:1,最高亮度也是达到了600nit,显示色彩方面支持sRGB、P3和Native三种色彩模式的选择,在显示效果和细腻度方面绝对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当然,这块屏幕同样加持了华为平板产品的优秀特性,例如色温随环境光动态调整的自然色彩显示、德国莱茵TUV全局护眼、可过滤部分有害蓝光的硬件级低蓝光护眼、支持10点触控、防指纹等,让用户有着使用平板一样的护眼和还原真色的观屏和触屏体验。


屏幕的上方配置了一颗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头,相比手机前置摄头的像素略低,但在平板市场中,像素参数属于主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个前置摄头也大部分用来视频会议或直播,800万的像素完全可以确保视频的清晰度。


机身左侧上方是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的电源键,电源键周边略带内凹设计,与华为手机侧边指纹区相似,开机解锁一步到位,且指纹数据存储于独立安全芯片,使用更安全放心,而在机身左侧的下方是标准3.5mm音频孔,在平板产品陆续阉割掉音频孔的当下,华为Matebook E还保留这个音频孔,显然是更倾向于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方式而设定的。


机身顶部左侧是音量±键,采用一个独立实体键的设计,触按实体键的两端实现音量大小的控制,不难看出,作为笔记本摆放使用时,包括电源键在内的实体键都集中在左上方,使用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


机身右侧中部设有一个Type-C接口,支持充电、传输数据、DisplayPort以及USB4.0,虽然功能比较强,但作为笔记本电脑使用的话,接口数量略显偏少,如果有多接口需求的话,还需另配一个拓展坞。


机身底部布局了3颗金属触点,用于与键盘套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笔记本和键盘套的连接,与常见的蓝牙连接键盘套不同,华为Matebook E这种接触式连接更直接,没有蓝牙连接的繁琐操作,使用时更便捷。


机身背面采用了细磨砂的工艺处理,触感舒适,在背面的右上方配置了一颗1300万像素的后置摄头和一颗闪光灯,虽然后置摄头的参数也不算太高,但作为笔记本使用的话,日常随手摄录板书或手边文档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常见的笔记本电脑有足够的空间布局散热孔和扬声器,但对于二合一的笔记本来说,空间就略显局限,华为Matebook E则巧妙地利用机身的边缘,将扬声器和散热孔采用微缝式设计遍布于左右两侧和顶面的边缘,既解决了空间紧张的问题,又加大了散热和扬声的范围。



在华为Matebook E套装里的键盘其实是有两种的,一种是打开后折叠的,另一种则是抽拉式打开的,两者在使用时各有优缺点,想散热好点的的可以选择第一种,而第二种在移动办公时更稳定,本次体验的则是第一种,但无论哪种键盘套,连接方式都非常简单,就是将笔记本下方的3个金属触点对准键盘套的凸点放上即可,日常使用的话,安装是非常简单的,放上即变成笔记本,取下即成平板。


▶系统

华为Matebook E在出厂前都已预装正版的Windows 11系统,从2021年Win 11发布至今,很多人对这个系统褒贬不一,但随着各种补丁的不断推出,时隔半年多的Win 11也变得更稳定、更流畅,华为Matebook E能预装Win 11系统,也是顺应当下的潮流,也省去从Win 10升至Win 11的繁琐操作,接下来就来看看Win 11的一些特色和改变。


开始菜单是Win 11最大的变化之一,由原来Win 10的左下角移至底部中间位置,展开的图标也使用了圆角元素,动态磁贴完全被去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图标,更强调的简洁设计,这种改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快就能适应,对整体的上手操作并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在整个Win 11的图标和窗口中都被大量应用圆角的元素,不仅包含系统自身的图标和窗口,例如,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磁盘管理器、设置等等,而且还包括第三方应用,例如,华为应用市场、电脑管家等等,此外,大部分窗口都带有更明显的阴影效果元素,增加了不少立体感。


文件管理器的变化其实并不算太大,除了窗口和导航按钮使用了圆角元素,让UI更具一致性,易于辨识外,对于华为Matebook E这种触屏设备来说,使用文件管理器更轻松,这是因为微软增加了额外的填充空间,让当前的界面更便于手指触控。


窗口的最大变化就是界面右上角的“最大化”/“还原”功能,在Win 11系统中,当鼠标停留在“最大化”/“还原”处时,会弹出带有4个窗口布局的窗口,选择任意一种,可将当前窗口按预设模式进行布局,其实,这种新增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类似华为Matebook E这种触屏笔记本电脑的使用。


Windows搜索的界面也进行了重大改进,以图标的形式设计在任务栏中部区域,打开后的风格很类似开始菜单,同样的圆角元素来确保与整体界面更加匹配。


鼠标右键的快捷菜单也是采用了圆角元素,可见圆角元素在Win 11被应用的广泛性。


Win 11的通知中心和开关设置被分为两部分,通知中心没有像Win 10采用独立的图标,而是与时间查看集成在一起,而系统开关设置可点击Wifi、音量和电量图标后弹出,涉及华为设备的一些开关则集成在控制中心中,例如,截图、录屏、华为分享等等。


不难发现,很多功能的改进更趋于接近手机操作系统的方式,包括Win 11也开发了自己的小组件系统,这个小组件系统需要通过键盘按下Win+W快捷键或是在触摸屏从左侧边缘向右滑动才能调出来,小组件的内容除了搜索功能外,还推荐并显示一些常用的、人性化的卡片,例如,天气、股票、热门资讯等等。


后台任务的查看增加了“新建桌面”功能,可以新增不同的虚拟桌面,并可单独设置不同的壁纸来区别用途,设置完成后,即便重启电脑也仍然会被保留下来,在需要打开多个文档、分类操作的场景中,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易用性也提升了不少。


整体来看,Win 11较之上一代还是有不少的提升和改进的,本文针对华为Matebook E所体验的内容也仅是Win 11变化的一部分而已,更多的变化还得需要大家亲自上手去体验和感受。

▶性能

目前在售的华为Matebook E一共有三种配置版本,分别是i5/8GB/256GB、i5/16GB/512GB、i7/16GB/512GB,处理器则只有两种,分别是第11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5-1130G7 处理器和第11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7-1160G7 处理器,本次体验的华为Matebook E是i5处理器版本,如果是日常的办公软件使用的话,i5处理器是毫无压力的,相对比较专业的大型软件的话,个人还是建议i7处理器。


这里先用鲁大师查看一下本次体验机的主要硬件参数配置,i5-1130G7处理器,Iris Xe Graphics显卡,16G DDR4运存,512GB固态硬盘,160MHz的Wifi 6网卡,42230mWh锂电池,参数基本属于当下的主流。


鲁大师对华为Matebook E核心硬件的性能评测成绩为25.3万分,其中处理器评分为5.5万、显卡为4.5万、内存1万、磁盘6.3万,整体成绩在当下笔记本中处于中上等水平,鲁大师给出的评测结果也是“可以流畅运行大型游戏及各种发烧娱乐。击败了全国83%的用户”。


CPU-Z 测试中,华为Matebook E的i5处理器获得了单核470.1分,多核2197.1分。


在AIDA64的单烤测试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单烤后,CPU功耗可以稳定在8W左右,这在同类二合一笔记本产品中也是非常低的。


用3D Mark 11软件对其显卡进行了测试,测试得分为P4029分,这个测试结果并不算太高,高分辨率大型游戏可能会有些吃力,但作为办公使用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


华为Matebook E在CineBench R23的CPU跑分测试中表现稳定,其搭载的i5处理器单核得分在1093分,多核得分2461分,这个成绩也算是可圈可点。


虽然在鲁大师中并未检索出华为Matebook E硬盘的品牌,但在实测的硬盘读写速度均在千兆以上,随机读写性能也在百兆以上,就这个硬盘测试结果而言,日常办公所需传输大文件拷贝时就无需担心费时费力的麻烦了。


在实际体验中,华为Matebook E运行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是毫无压力的,而在使用一些专业软件,例如CAD、3dmark也依然流畅。



这里也用华为Matebook E试玩了一下荒野行动,对于这种大型的PC吃鸡类游戏,对电脑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但华为Matebook E在游戏默认设置状态下,也能比较流畅地运行,在刚枪场景中,也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虽然华为Matebook E主打移动办公,但在大型游戏方面也能较好地给用户带来游戏体验。


▶特色

作为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其最大的特色莫过于笔记本和平板模式的切换了,而同样是二合一笔记本,华为Matebook E的优势是两者之间的切换更灵活、更便捷,一方面,华为Matebook E是采用接触的连接方式,而非卡扣或插槽,模式切换非常便捷,另一方面,笔记本和键盘套的蓝牙连接方式无需手动,接触后即自动连接,相比同类二合一笔记本产品,省去了不少蓝牙连接的繁琐操作。


加配的这款键盘套除了带有常见的按键和触控板外,还增设了不少华为自带的特色功能,例如,在键盘的F6和F7之间的智慧语音键,按下后会在屏幕中下部弹出窗口,在有文档类软件打开的状态下,可以说出任意内容,笔记本会根据用户所说内容进行相应的语音输入,其实这个功能与华为平板的智慧语音功能基本一致,在笔记本上加持,并利用键盘上的快捷键,使得华为Matebook E在使用语音功能时会更方便。


华为Matebook E的这款专属键盘套还继承了平板键盘套的NFC功能,即在触控板区内置NFC标签,当华为系列手机(带NFC功能的部分型号)背面靠近触控板区时,已经打开的图片、文本等文件会瞬间传输到笔记本中,也就是华为自研的一碰即传功能,这个功能在华为笔记本上已经应用很长时间了,也是深受用户喜欢的一个便捷功能,此次在键盘套的加持下,华为Matebook E这种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依旧保留下这个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多便捷。


多屏协同是华为主打的智慧交互体验,主要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互联互通,颠覆了传统文档、图片、视频的互传方式,以可视化、简单地拖拽方式即可完成传输,让互传操作更直观、更便捷,当然,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更简单,在华为Matebook E打开“华为电脑管家”应用,在首页中点击“手机多屏协同”,让华为Matebook E处于查找手机状态,此时,把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靠近笔记本,手机端就会出现适配的弹窗,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连接成功后,笔记本屏幕上会同步显示手机界面的内容,并支持手机屏幕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文件、图片等的互相拖拽,日常办公时,这种跨屏的传输文件方式非常高效。


AI字幕功能其实就是移植了华为平板和手机上的AI字幕功能,在笔记本电脑上应用后,AI字幕功能可显示的空间更大,字幕内容的后期编辑也更方便,其打开的方式就是在界面右下方的“华为控制中心”中的“智慧语音”,在弹出的“智慧语音”窗口中有“AI字幕”和“语音输入”,其中“语音输入”功能和前文提及的语音键功能一样,“AI字幕”则是对视频播放内容的在线翻译功能,该功能在打开后,可对视频播放内容进行实时翻译,在直播网课场景中,这种AI字幕功能相当实用,即便是外教授课内容,AI字幕功能凭借支持多达8种的语言在线翻译,也能轻松实现对应内容的显示。


作为移动办公产品,截取屏幕内容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WIN 11自带的截屏功能也就是通过Prtsc键来实现全屏截取,而华为Mate book E加持了平板和手机的多样截屏功能,其打开方式也是在“华为控制中心”中打开,该功能即可全屏截图,也可矩形和窗体截图,还能使用非常灵活的自由截图,且在截图后还可实现裁剪、旋转以及识别图中文字的功能,远比WIN 11自带的截屏功能更强大、更方便。


▶总结

总体来看,华为推出的这套Mate book E套装产品是非常适合移动商旅办公的,其平板和笔记本模式的切换也不仅限于外形,操控方面也利用键盘和触屏的特点让其平板和电脑的模式使用时更加方便,在作为笔记本电脑时,键盘在增加了语音键、NFC功能后,要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功能更丰富,提供了多样的便捷功能,而作为平板使用时,触屏功能和安卓应用的融入也让其更符合大众使用平板的习惯,配置方面,虽然没有顶流的豪华配置,但其i5-1130G7处理器足以应对日常的应用办公,专业软件的运行也无卡顿,所以,在移动商旅办公场景中,华为Mate book E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人已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