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强势开启移动办公之路后,桌面以下乱七八糟的数据线显著减少。
然鹅,在使用的时候还是经常在端口的使用上捉襟见肘,轻薄本之所以轻薄,就是把端口扁平化缩减化,最终就是用一个拔一个,各种数据线、读卡器常备,满桌子线路“蜘蛛爬”。。。
之前用了orico的电脑支架,妥妥的解决了usb的不足问题,也因此对orico充满好感。
看到orico新出的九合一扩展坞,瞬间心动。
外包装符合orico一贯的风格,蓝色+白色,材质一般般,属于出口+内销的环保设计。
封面上2只硬盘扩展坞即将叠加的设计画面很有立体感。
有一个塑料悬挂口,但是我的到手已经破裂一半有余。。。呃,如果是自用,这个悬挂口不要也罢。
背面是一些参数,包括产地、尺寸、材质等相关信息。
作为九合一扩展坞,不过141*73*18mm整体尺寸,类似于一个充电宝大小,略小于手机的尺寸,扩展坞却自带多个接口。
说明书很薄,展开统共不过2面7页,累计14页,涵盖中英文
但是把产品清单、产品简介、规格参数、使用说明、产品图示、注意事项、安全须知、保修说明、品牌声明都提及到了。
orico九合一扩展坞外盒采用全铝合金打造,手感厚重,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边缘设计没有磨圆,但也不会割手,合理保管不要损伤就很安全。A面立体设计的鱼鳍式调温散热条,属于orico独创,显著增加的散热表面积,是同等面积扩展坞的3倍,有助于整体提高扩展坞的散热性能,避免多设备同时链接使用造成散热困难或者散热不均,让扩展链接稳定,扩容得心应手。
C面是Orico商标展示页,清爽简洁,能看到略高于平面的鱼鳍设计。
作为九合一扩展坞,不过141*73*18mm整体尺寸,类似于一个充电宝大小,略小于手机的尺寸,扩展坞却自带多个接口。
比如D面,是type-c接口和Audio/Mic 3.5mm标准音频口。其实还有内置的M key和B&M Key 硬盘盒存储扩展空间。
E面从左至右分别有HDMI4K高清链接口、PD供电口、 TF、SD 卡读取口、2个usb3.1接口
F面则是一个10gbps极速传输网端和一个usb接口。
以上通过10个接口,已经实现了8个功能传输了,还有一个是什么功能呢?
看看B面,作为背面,为了防止摩擦,orico设计了四角四个中高四周低的防滑垫,中间有一个螺丝钉固定的开窗,第九个扩展口的秘密即将揭晓。
通过自带的迷你螺丝刀拧开,可见的庐山真面目——对,就是硬盘扩展区域。
内置的NVMe SSD扩展,能够兼容多种尺寸的移动硬盘进行匹配使用,包括22*80mm,22*60mm,22*42mm,22*30mm四种尺寸,基本能够兼容市面上所有常见硬盘型号。
没有扩展坞前,蜡笔的笔记本只有sd卡、2个usb、一个HDMI、一个充电口、一个音频口和一个type-c
如果连上1-2个无线接收器,再充个电,那就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扩展使用了,分分钟要考虑到底牺牲哪个以让我手头的活儿能够继续下去。
有了扩展坞,加上附赠的双C数据线,简直完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连接手机,续航充电、数据传输,都没问题。
连接ipad,续航充电、数据传输,也没问题。
单联电脑,进行扩展传输,妥妥的
3个usb口,一家人的手机充电或者耳机充电或者充电宝充电等问题,都能够同时进行,不用拍个先后顺序,争得面红耳赤。
还有sd卡和TF卡的读卡器,也可以分分钟丢到垃圾桶去,orico一个就能hold住所有。
用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测试,使用了64KB—256MB的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结果看柱状图,读写比差距很小。
实际进行了文件包传输,传输速度显示21.9MB/s,速度不错。
再用U盘来进行测试。
用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测试,读写比差距比较明显。
实际文件夹传输速度为19.1MB/s。
把u盘插入电脑进行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测试。
传输速度整体反而比orico扩展坞慢很多。
最后还发现了扩展坞的隐藏用途——置笔架!哈哈哈
一般的笔啊润唇膏啊口红啊都是圆柱体,放在桌面上还容易滚来滚去,不小心掉到地上还会砸坏掉。用orico扩展坞的时候,顺便把它们放在上面,就不容易滚落了。
对了,扩展坞支持支持MST模式,课题通过电视投屏双屏展示PPT或者影音播放,但是需要笔记本电脑C口支持视频传输等全功能才能实现。
评论列表(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