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 3D 又来了 这回它能火起来吗?
在日常生活中,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已然成为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重要窗口。然而,人眼所见的真实世界是 3D 的,屏幕呈现给我们的却只有 2D,这未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最近,一家名叫 超多维 的公司推出了一款裸眼 3D 手机,中兴最近也放出消息称将很快推出这样的手机,试图填补这份遗憾,并欲推动裸眼 3D 技术的普及。而这一次,用户会买账吗?
裸眼 3D 并非新技术
据了解,人之所以能够看见 3D 效果,主要是因为双眼之间有着一段 8 厘米左右的距离,人眼观看物体时看到的图像具有位差,这便是视差。基于此,人们能区别物体的远近,并获得立体感。而实际上,早在 1903 年,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原理,而根据这个原理做出来的 3D 显示设备也早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中。
比如说早期 3D 电影所使用的红蓝色的色差式 3D 眼镜,以及后来出现的偏振式 3D 眼镜等,这些眼镜般的设备一般都能让用户体验到 3D 效果,只是对眼镜族而言,体验到 3D 甚至需要戴两副眼镜,这样的佩戴方案更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偷懒”与“爱美”的人们便同样依靠视差原理发明了裸眼 3D 技术。
而目前想要实现裸眼 3D 比较成熟的显示技术主要有 3 种,光屏障式 (parallaxbarrier)、柱状透镜技术 (lenticular arrays) 以及集成成像技术 (integral imaging)。而这些技术本身已经发展演进了多年。
超多维的 3D 技术(液晶透镜技术,据超多维称这是柱状透镜技术的一种)于 2007 年实现工程化;夏普公司欧洲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经过 10 年的研究,开发了光屏障式技术,基于该技术的自由立体显示可以在三维/二维模式间进行切换,凭借该技术夏普在 2002 年底成功向市场推出了自动立体液晶显示器;而集成成像(最初被称为集成摄影)也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最早提出集成成像显示技术的实时拍摄方法是 NHK(日本广播公司)科学与技术研究实验室。
不仅是技术,而且在产品化方面,其实已经有人走在了前面。2010 年,菲利普便展示了裸眼 3D 电视;2011 年左右,夏普、HTC 以及 LG 等公司则纷纷试水裸眼 3D 手机(夏普 SH8158U、HTC G17、LG P920);日本任天堂也于 2011 年推出全球首款裸眼 3D 带面部跟踪的游戏机——任天堂 3DS。其中任天堂 3DS 销量还不错,截止 2015 年 1 月 26 日为止,其全球销量达 6100 万台,软件销量更是突破 3 亿。但裸眼 3D 产品更多还是不为多数人所知。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技术尚不成熟,这些产品只是性能不足的早产儿。比如裸眼 3D 手机在从 2D 模式切换到 3D 模式时,屏幕的亮度和分辨率都会有所下降,甚至在 3D 模式下,桌面的图标、文字还会出现重影。并且,需要人眼适应设备,必须处于特定角度观看,否则角度一偏,3D 效果就不见了。长时间观看还会产生眩晕感。而且,屏幕还易出现“摩尔纹”(感光元件出现的高频干扰,会使图片出现彩色的高频率条纹)。另外,当时离 2010 年 3D 电影大火(即阿凡达上映)才一年左右的时间,3D 内容极度稀少。综合以上原因,此前的裸眼 3D 产品最终都没能流行开来。
寻求差异化的手机为裸眼 3D 带来第二春?
另外,至少在手机领域,当时的智能手机易用性上其实并不完善,处理器性能低下,很容易卡顿。升级手机的性能才是当时手机厂商更加迫切的任务。
而到了现在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各大手机厂商也只能比参数了,争先上马最新的处理器以及更大容量的电池。不过,这些升级并不能对手机的使用体验产生多大的改观。也正因为如此,当三星推出曲面屏手机的时候,很快便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因此,裸眼 3D 似乎可以成为手机厂商们突破僵局的一步大招。而且,此时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比前几年有了极大的进步。
1、一叶知秋,从超多维看技术成熟度
超多维采用了液晶透镜技术,相比于光栅技术,其对光并没有遮挡,因此显示效果会更加明亮和清晰。而且,超多维推出的 SuperD D1 手机有三颗摄像头。双前置摄像头,一枚用于图像摄录,一枚用于捕捉人眼位置,能根据你的眼部位置、瞳距,定制化实时生成相匹配的合理视角。无论是左右前后移动,都能全程获得舒适、清晰的视觉感官体验。从此,机器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机器了。
另外,SuperD D1 还在手机通用处理器的基础上加了一颗基于立体和 VR 显示的 3D 图像处理以及传感器运算加速的专用芯片,不但可以分担 CPU 和 GPU 的任务,而且在处理实时图像计算和位置跟踪的问题时更加高效。首先,它可以让我们在转动头部的时候有效对应体感,假使你转向左侧 30 度,图像中的物体会像现实生活中那样跟随你转 30 度,而不是 31 度或 29 度。此外,足够的运算速度能让画面尽量减少延迟、减少晕眩。
一般情况下它跟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手机一样,只能显示 2D 效果。但当用户打开其内置的 3D 游戏和 3D 视频之后,用户会惊讶地发现,原本叠在一起的画面瞬间被拉开了距离,有了强烈的立体感和纵深感。个人感觉其效果甚至还略好于电影院里的 3D 电影,而且在清晰度和明亮度上也要好于市面上的 VR 产品。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便宜,SuperD D1 3GB+32GB 版售价只要 1199 元。要知道,当年 HTC G17 的售价可是要高达 2300 元以上的。
2、3D 内容已不再是瓶颈
众所周知,纯硬件是没有太大市场的,它必须与内容相结合。之前裸眼 3D 手机所缺失的内容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了。据了解,每年好莱坞平均有 40 部 3D 大片上映,2015 年电影屏幕数高达 56106 片,而 3D 屏幕即占 63%,在中国,3D 电影已遍布人们的生活中。
另外,2014 年以来 AR/VR 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也为祼眼 3D 带来新的市场机遇,目前 VR 领域内投资创业热点正在从硬件转向内容,而这些 VR 内容理论上也是可以运用于裸眼 3D 设备上的。
成也萧何败萧何?
虽然技术也在成熟,但不得不说,这一次裸眼 3D 的热潮更多是由手机创新乏力与 AR/VR 爆发共同促成的。
然而,裸眼 3D 其观赏区域只有屏幕那么大(通常屏幕的视野覆盖率都只有 60-90 度),给使用者的感觉就像是通过窗户看外面;VR 却有 360 度全方位视野,其给人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力与沉浸感也绝非传统的电脑电视以及裸眼 3D 设备所能相提并论的。业界普遍认为 AR/VR 将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移动运算平台。而实际上,未来其甚至有希望取代目前生活中的所有屏幕,包括裸眼 3D 屏。
那么,届时裸眼 3D 或许又只能回到角落里了?
智能界(www.znjchina.com)中国智能科技聚合推荐平台,秉承“引领未来智能生活”的理念,专注报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机器人、3D打印、智能汽车、VR/AR/MR/、人工智能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关注智能创新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的改变,致力传播放大这部分声量。聚合品牌宣传、代理招商、产品评测、原创视频、fm电台与试用众测,深入智能科技行业,全平台多维度为用户及厂商提供服务,致力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科技聚合推荐平台。
智能界【微信公众号ID:znjchina】【新浪/腾讯微博:@智能界】
数量:6 | 申请人数:211 | 申领:100积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