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在港上市,雷军你怎么看?
如果说小米和华为的差距目前并不明显,那么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与雅迪的PK,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PK的一个典型反面教材。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这是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对互联网思维“最深刻”的领悟。的确,互联网光环的照耀下,小米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成为一家估值450亿美金的“互联网巨头”,一度超越了TCL、格力、海尔等传统企业。不过,小米的神话被对手华为击碎。2015年华为手机销量全面超越小米,被神话的互联网风口论随即破灭。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对互联网思维的疯狂鼓吹,以及政府对互联网+的力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有志青年投身互联网创业大潮。于是,无数互联网创业公司呈井喷之势涌现而出。遗憾的是,昔日豪情壮志喊出干倒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企业们,却倒在了互联网风口之下。据粗略统计,从电商到O2O,再到智能硬件,至少有90%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走向了失败的结局,剩下的10%也大多仅是勉力维持而已。
普通自行车,加上一款APP就号称智能自行车;电视装个视频直播软件,就美名曰智能电视;冰箱上装个显示器,就取名智能冰箱……一个又一个的营销噱头,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末梢,造就了一个短暂的虚假繁荣。在手机领域,小米与华为对标;在电视领域,乐视炮轰海信;在电动车领域,雅迪也遭遇多个互联网电动车品牌“挑战”。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最终却被传统企业棒杀。如果说小米和华为的差距目前并不明显,那么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与雅迪的PK,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PK的一个典型反面教材。
上周,雅迪电动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国内电动车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反观那些贴着互联网标签的电动车,还辛辛苦苦在各大平台玩众筹。说白了,众筹不是高大上的互联网思维,而是赤裸裸的向用户借钱搞生产。从表面来看,众筹是一种更新潮的营销模式,殊不知电动车行业的竞争拼的是技术和体验。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电动车品牌的销量最好的不过2万台左右,不及传统电动车品牌销量的零头。从雅迪电动车上市公布的数据来看,销量最少的锂电车系列,2015年的销量4.5万台。
如果与雅迪2015年全年326万辆的销量相比,互联网电动车品牌的市场规模可以忽略不计。不可否认,互联网电动车品牌在声势上超越了雅迪、爱玛等传统电动车品牌,一些新兴的互联网电动车企业甚至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可与传统的电动车品牌相比,互联网电动车的体量不过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
客观地说,鼓吹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们,干不过雅迪、新日和爱玛这些传统电动车品牌是必然。与手机和电视一样,电动车仍然是巨头们才可以玩的游戏。由于很多电动车品牌没有上市,一些销售数据不公开。雅迪电动车上市,公布了翔实的经营数据。深入分析雅迪的经营数据就会发现互联网思维屡屡被传统企业棒杀的原因了。
抛开雅迪电动车的业绩不谈,仅就电动车这个行业来说,这与手机、家电一样是门槛很高的制造业。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雅迪拥有一套从设计、制造、销售、售后的完整生产体系。在很多人看来,电动车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其实不然,雅迪在中国持有合共664项专利,还有48项专利申请尚待审。在产品的研发方面,雅迪也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中高端电动车产品。数据显示,2015雅迪豪华电动车年销量高达190多万台,占全年总销量的58.52%。豪华车型成为销售主力,这也是雅迪电动车能够顺利在香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雅迪相比,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们即没有设计、制造和售后体系,更没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研发经验,这是很多信奉互联网思维企业的一个共性。无论是电动车,还是手机,抑或是智能电视,研发和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最早借助堆砌配置造势,鼓吹发烧概念的小米,3年过后被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华为超越就不足为奇了。眼下,很多互联网电动车品牌也是重营销轻研发。小米的例子告诉我们,互联网电动车品牌眼下的辉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归根结底,哪怕是电动车这个看似门槛不高的企业,也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同样是智能电动车,被称为“两轮的特斯拉”的雅迪Z3,动力锂电2小时可以快速充满,续航120公里,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并非一日之功。所以,一味用营销求快的互联网思维被传统企业棒杀亦是情理之中。尽管政府也倡导互联网+思维,但中国制造要想撕掉低端的标签,依赖技术创新走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正途。
智能界(www.znjchina.com)中国智能科技聚合推荐平台,秉承“引领未来智能生活”的理念,专注报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机器人、3D打印、智能汽车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聚合品牌宣传、代理招商、产品评测、原创视频、FM电台与试用众测,深入智能硬件行业,全平台多维度为用户及厂商提供服务,致力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硬件聚合推荐平台。
数量:6 | 申请人数:211 | 申领:100积分 |
最新评论